二季度百亿基金名单来了!这些产品单季度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达到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进一步缩水,由去年同期的27只减少至24只。其中,规模最大的依然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最新规模为349.43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减少39.6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葛兰、赵磊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以及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最新规模分别为308.01亿元和235.44亿元,相比一季度规模也各有缩水。

  如果从全市场基金的角度来看,二季度不少ETF、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强势吸金,单季度规模增长超过百亿元,其中有产品单季度规模增加378.38亿元。

  当然,也有产品规模出现大幅缩水。除去ETF和货币市场基金,二季度多只纯债基金规模减少超过50亿元,其中规模缩水最多的单季度减少65.41亿元。

  每次公募基金发布定期报告,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的名单都是市场和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的百亿基金为24只,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为27只,今年一季度末则为26只,百亿基金的数量持续减少。

  在这24只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仍然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最新规模为349.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0.93亿元,与一季度末相比缩水39.65亿元。

  还有一只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葛兰、赵磊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最新规模308.01亿元,与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末相比也分别下降了19.86亿元和3.77亿元。

  另外,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最新规模也都超过200亿元,但与一季度末相比规模都有不同程度下滑。

  不过与此同时,百亿基金中也有二季度规模逆势上涨的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作为一只聚焦机器人板块的基金产品,该基金的业绩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走强,半年涨幅超过50%,今年上半年继续上涨46.28%,吸引了不少资金的关注。截至去年年中,该基金规模还不足5亿元,但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成为百亿基金。今年二季度,其规模继续增长23.27亿元,为全市场规模增加最多的主动权益产品,最新规模已达到138.45亿元。

  除此之外,广发多因子、银河创新成长、兴全合宜、睿远成长价值、工银前沿医疗、银华富裕主题、大成高鑫等多只百亿基金在一季度也实现了规模的逆势上扬。

  除了主动权益产品,我们再来整体看看全市场基金在二季度的规模变动情况。

  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了2.11万亿元,环比增幅6.68%,截至年中的最新规模达到33.73万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分别增加了9043.67亿元、8586.58亿元和2487.33亿元,环比分别增长6.79%、8.54%、6.17%,成为二季度规模增长最多的三类产品。

  具体来看,这几类产品中也不乏二季度单只基金规模增长最多的产品。例如,二季度共有3只基金规模增长超过300亿元,且全部都是沪深300ETF产品,分别为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易方达沪深300ETF,单季度分别增长378.38亿元、359.82亿元和314.96亿元,显示了市场对于宽基ETF强烈的配置需求。

  而随着今年债券ETF的爆发式增长,二季度多只产品也增幅可观。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单季度增长243.14亿元,规模几乎实现翻倍;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更是从一季度末的27.56亿元,激增至最新的216.13亿元,环比增幅达到684.16%;此外,包括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等在内的9只债券ETF,二季度规模增加都超过百亿元。

  而与此同时,二季度也有产品出现了大幅缩水。除去ETF、货币市场基金之外,多只债券基金在二季度规模显著减少。其中,广发汇优66个月定开规模环比缩水65.41亿元,与一季度末相比减少了45%;兴业天融也缩水了62.28亿元,环比减少38.90%;短债基金浦银安盛双月鑫60天滚动持有规模更是直接腰斩,由一季度末的120.45亿元减少至不足60亿元。另外,还有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二季度规模减少超过50亿元。

  需要一提的是,有部分债券型基金机构客户占比较高,这些客户由于资金安排撤出,导致基金规模下滑超过80%甚至超过90%,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整体而言,从二季度基金规模的变化来看,主动权益产品与被动工具型产品的分化态势愈发明显。主动权益产品百亿阵营的缩减和相关基金规模的下滑,既反映出市场风格切换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也体现出资金对业绩稳定性的更高要求;而被动指数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则突显了工具化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仍在不断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