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原油价格延续前一交易日的跌势,市场忧虑全球已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 在亚洲早盘交易中,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徘徊在每桶58美元附近,前一夜跌幅超过4%;布伦特原油收于62.71美元,下跌3.8%。
投资者普遍认为,供需失衡正在重新主导油市走势。 OPEC在最新月度报告中指出,全球原油供应在第三季度已超过需求约50万桶/日。
同时,上调了美国同期液体燃料总产量预估,从2227万桶/日升至2281万桶/日。产量的增加显示美国页岩油生产恢复势头强劲,削弱了市场信心。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在月报中上调2025年原油日产量预期至1358万桶,高于此前的1351万桶。这意味着供应端的扩张压力仍在累积,对价格形成持续压制。
与此同时,WTI的即期价差短暂转为“期货溢价”,通常被视为短期需求疲弱、库存过剩的信号。市场认为,这一结构变化显示库存可能继续增加,抑制价格反弹。
瑞银集团(UBS)商品策略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 “由于原油需求预期被小幅下调,而非OPEC 国家的供应增加,OPEC秘书处预测第三季度出现盈余。不过,这一盈余仍远小于EIA和IEA的估算。”
从日线图形来看,WTI价格目前位于58美元的关键支撑位附近。若该价位被有效跌破,下一目标支撑区间可能下探至56美元至55.50美元之间。 技术指标方面,9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已下穿20日EMA,显示短期趋势偏弱;
14日相对强弱指标(RSI)徘徊在40附近,仍处于下行通道,尚未出现超卖反弹信号。若价格未能收复60美元整数关口,市场情绪将继续偏空,反弹空间有限。 整体结构上,WTI呈现明显的弱势整理形态,短期反弹或受限于59.50美元至60美元区间阻力。
编辑观点:
综合基本面与技术面信号,原油市场正经历供应压力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除非出现突发性减产决策或宏观经济显著回暖,否则油价难以脱离弱势区间。未来几周,应关注OPEC 会议动向及美国库存数据变化,这将决定油价能否在第四季度止跌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