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即法律有支持者,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盖蒂
最近的一部纪录片,代码即法律这部纪录片目前已在 AppleTV 、Amazon Prime Video 和 YouTube Movies 上线,探讨了一个随着机构采用率的提高,对投资者和加密货币倡导者而言将日益重要的问题和话题。纪录片涵盖了两起黑客事件:以太坊 DAO 黑客攻击事件,这家 DAO 是首个筹集 1.6 亿美元并逐渐获得关注的 DAO,却遭遇了严重的黑客攻击。纪录片涵盖的第二起黑客事件是 Indexed Finance 遭受的攻击,事件背后的凶手——安第斯·梅杰多维奇 (Andean Medjedovic)——被描绘成“代码即法律”运动的象征,并贯穿始终地强调了其无政府主义思想。
这些黑客攻击,以及许多备受瞩目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给加密货币行业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继续阻碍着个人或机构更广泛地采用和利用区块链及链上资产。纪录片中重点关注的黑客攻击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类似事件,都与以下细节有关:Bybit事件从 2025 年初开始,这些规则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可能因违规和后续盗窃的实际发生方式而有所不同。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在 Layer 2(以及 Layer 3)之前仍需要协调一些核心概念,Web3 应用将在非加密货币原生领域获得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严格的代码即法律思维模式需要如何发展,以及随着加密货币在经济各个领域不断取得进展,机构需要如何接受加密货币原生思维模式的一些属性。
支持法典即法律加密原生和/或加密资产领域一个普遍共识是,既然区块链和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底层代码和编程已经编写并经过审核,那么就没有逻辑理由去违背它。但当审视许多黑客攻击和违规行为时,这种假设就不攻自破了;人为因素可能会在最初的编写或代码中犯错,开发人员可能会错误地进行压力测试和部署代码,补丁/更新也可能导致之前不存在的错误。简而言之,几乎每个软件部署都可能发生错误(而且确实会发生),而纠正和寻求补救措施的能力对于更广泛的应用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那些支持比特币、加密货币或链上美元(本质上是稳定币)作为未来支付方式的人来说,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不可篡改且无法更改的假设,会破坏这一目标。对于个人,尤其是机构而言,在遭遇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时,能够撤销、更正或以其他方式撤销交易,并寻求补救,是一项基本期望。
作为法律和交易最终决定权的最终/唯一决定权的代码尚未准备好适应商业规模和市场现实。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围绕两兄弟的一起法律案件的核心,它表明“代码即法律”的思维模式可能会走向非法和/或不道德的极端。安东·佩雷尔-布埃诺和詹姆斯·佩雷尔-布埃诺,以及他们面临的指控。据本案控方称,两名被告(也是兄弟)实施了预谋盗窃,导致加密货币交易对方投资者损失2500万美元。辩方辩称,由于以太坊区块链上没有中央权威机构,也不存在政府监管,这些行为纯粹是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撇开这起正在进行的法律案件不谈,此类论点的含义似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代码即法律”的思维模式。由于区块链(至少在理论上如此,尽管在实践中并非如此)是一个去中心化和自动化的系统,因此欺诈意图几乎不可能被证明。对于观察此次审判的TradFi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来说,这些指控和论点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然而,再次强调,如果区块链和链上交易的倡导者寻求增加参与链上活动的非本地加密用户的份额,那么惩罚涉嫌利用系统性弱点的行为者的能力应该是普遍认同的。
投资者应该从这部纪录片以及与涉嫌代码盗窃和违规行为相关的持续法律纠纷中汲取的一个关键启示是,至少在目前,监管机构和监管是加密货币市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尽管区块链纯粹主义者、代码即法律极端主义者或加密货币领域其他反监管部门持有不同意见,但目前完全依赖基于代码的执法是不够的。完全依赖基于代码的执法,并赋予其对涉嫌犯罪活动寻求赔偿的能力,肯定会继续阻碍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接受加密资产。投资者保护、投资产品和服务的保险以及联系支持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金融服务的基本期望;随着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 (TradFi) 的不断融合,这些期望也将应用于加密货币。
代码即法律的想法有一定的价值,但目前还不是更广泛采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