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实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调控职能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来履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为调控货币总量及其结构,通过保持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来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1993—1999年,我国执行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9—2007年我国执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是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其内涵一是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二是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企业贷款投放,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2主要内容编辑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运用基础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根据 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既要遏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二是制定和实施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适当的汇率机制,促进人民币汇率达到合理均衡水平并保持基本稳定,使国民经济在对内对外两方面同时实现平衡。
三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金融危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实现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
金融调控体系既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健全传导机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提高调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包括利率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汇率形成机制、资本项目可兑换、支付清算系统、金融市场(货币、资本、保险)的有机结合等。
信息均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若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
相关链接:https://www.vcaijing.com/gup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