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选拔人才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壁垒,本文建议大学积极招收高职生,以拓宽人才选拔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与此同时,高职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歧视和限制,部分原因在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见,另一方面也与高职生自身的发展局限有关,当前,高职生通过单独招生、对口升学等途径进入本科高校的机会相对较少,进入大学后的发展空间也相对有限。
1、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招收高职生,有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范围,提高人才选拔的公平性,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丰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他们的加入将丰富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质量,高职生的加入还有助于打破“应试教育”怪圈,推动大学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
3、缓解高职生的升学压力
建议大学招收高职生,有助于减轻高职生的升学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进入大学后,高职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实践锻炼、科研创新等多途径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4、促进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还不够均衡,部分地区和群体难以享受到优质教育,建议大学招收高职生,有助于打破地域、贫富、身份等限制,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
1、完善招生政策
教育部应加大对高职生招生工作的指导力度,完善相关政策,确保高职生招生渠道的畅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高职生招生工作,逐步提高高职生升学比例。
2、建立多元化选拔机制
高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除了传统的笔试、面试外,还可采用实践操作、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评价高职生。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高职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引入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设立专项基金支持
政府和企业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职生升学、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激发他们的活力。
大学招收高职生是拓宽人才选拔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高校应积极探索招收高职生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