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权除息“原理是什么?股价如何变动?

想象一个切蛋糕的故事:

你有一块完整的蛋糕(上市公司),蛋糕的大小(价值)体现在它的价格(股价) 上。

公司决定分蛋糕(分红或送股):公司赚钱了,想回报股东。它有两种主要方式: A. 分现金(现金分红):比如,每持有10股给你1块钱。

B. 分蛋糕券(送红股/转增股本):比如,每持有10股送你5股。即把原来的一 块大蛋糕,切成更多的小块分给大家。

分蛋糕前的登记:公司会定一个日子叫“股权登记日”。这一天收盘时还持有公 司股票的股东,才有资格参与这次分蛋糕。

分蛋糕的日子(除权日):在股权登记日的下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 息日”。

“除权”发生:蛋糕变小了,但你的总价值没变!

为什么股价要跌?

分现金(除息):公司把现金分给了股东,相当于公司口袋里的钱变少了(总价值降低)。所以,在除息日,股价会自动向下调整,扣掉每股分红的金额。比如,昨天收盘价是10元,每股分1元现金,那么除息日的开盘参考价就是 10 - 1 = 9元。

送红股(除权):公司把股票送给了股东,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变多了(蛋糕切成了更多小块)。虽然公司总价值没变,但每股代表的价值就摊薄了。所以,在除权日,股价会自动向下调整,反映股数增加带来的稀释。比如,昨天收盘价是20元,实行10送5(即每10股送你5股),那么你原来每10股价值 10股 * 20元/股 = 200元。送股后,你有了15股(10股 5股)。为了保证你这15股的总价值还是200元,每股的价格就变成了 200元 / 15股≈ 13.33元。所以除权日的开盘参考价就是13.33元。

除”掉的是什么?“除”掉的就是你因为获得分红或送股而享有的那个额外的权利(价值)。在除权除息日之前买入股票,你有权获得这个分红或送股;在除权除息日及之后买入,你就没有这个权利了。除权除息日当天的股价下调,就是为了把这个“权利”的价值从股价中扣除掉。

你的账户发生了什么?

现金分红:除息日当天或稍后,现金会打到你的股票账户里。同时,你持有的股票价格变低了(比如从10元变成9元)。你账户的总资产 =现金分红 股票市值,理论上和分红前是一样的(忽略税费和股价波动)。

送红股:除权日当天或稍后,你账户里的股票数量增加了(比如从1000股变成1500股)。同时,你持有的每股股票价格变低了(比如从20元变成13.33元)。你账户的总市值(股数 *新股价)理论上和送股前是一样的(忽略税费和股价波动)。

举个例子:

假设股票A在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是40元。

公司公告:10股送10股(即每持有10股,送你10股)。

除权日:

你的股票数量:如果原来有1000股,现在变成 2000股。

除权价计算:除权参考价 =股权登记日收盘价 / (1 每股送股比例) = 40元 /(1 10/10) = 40元 / 2 = 20元。

所以,除权日开盘参考价就是 20元左右。

你的总市值:分红前 1000股 * 40元 = 40,000元;送股后 2000股 * 20元 =40,000元。总价值不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