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降低说明了什么?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意味着我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值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过去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导致了我国居民储蓄率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许多人开始选择理财产品,并将资金投入到股市、基金各种金融产品中。与此同时,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下降,这导致许多人不得不将钱存入银行。
利好
定价利率下调,对保险业并非利空,而是长期利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不必过度担忧。从短期视角看,定价利率下调对保险业是利好。首先,定价利率下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新定价利率产品面世之前,老产品仍可继续销售一段时间。在利率下行预期下,老产品的吸引力反而会被动提升,短期内往往会贡献大量新单保费。此前新老重疾险切换时,就出现过老重疾险保费大增的现象。当然,险企在窗口期要避免“炒停售”,谨防误导引发大量退保。
进入2024年后,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迎来了密集下调。部分中小银行的利率下调幅度,甚至超过了大银行。
比如某农商银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就下调了45个基点,而大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仅下调了25个基点。
利率下调之后,一些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跟大银行相差无几,利率优势也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那么,为什么中小银行会选择在此时下调存款利率呢?
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有哪些?往年这个时候,很多银行都会将存款利率进行上调,来迎接新一年的“开门红”。然而,今年的银行存款利率,除了少数几家银行选择上调之外,大部分的银行都没有动静。相反,选择将存款利率下调的银行反而更多。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
首先,就是跟大银行作出一致行动。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掌握的存款利率的定价权并不多,所以,其存款利率的调整,通常都是根据大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来定。
比如一家中小银行想要下调存款利率来降低成本,可如果此时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没下调,对于本就竞争不过大银行的中小银行来说,可能就更难吸收到存款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唯有大银行的存款利率降了,才能让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有了下调的空间。因此,只要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必然会有不少中小银行去跟随下调。
而就在刚过去的12月,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再次选择了下调,除了活期存款外,其他的存款利率基本上均有下调。随着大银行的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也就会出现一批跟随下调存款利率的中小银行。
其次,就是中小银行可能面临更大的息差压力。作为商业银行,其主要的收入
而当贷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也没下降时,如果存贷款的规模保持不变,就很有可能让银行的息差收入减少。
过去一段时间里,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在不断下降的。在去年9、10月份时,银行还给存量房贷利率进行了大幅下调。贷款利率的下调,显然会让银行面临更大的息差压力。
并且相比大银行来说,中小银行面临的息差压力可能还会更大一些。因为大银行开展的业务较多,除了存贷息差之外,还有其他的收入
而中小银行的业务就比较单一,除了存贷息差,其他的收入
所以,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愿望可能更为迫切,在大银行的利率下调之后,也就纷纷开始下调了。
不过,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之后,恐怕又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吸引大家去存钱。
假如一家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跟大银行相差不大,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大银行存钱,中小银行又该拿什么跟大银行竞争呢?
那么,如果是你会把钱存在利率下调后的中小银行里吗?
降息是指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并相应调整贴现率。 当银行降息时,个人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就会减少,所以降息一般意味着资金会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资金的流动性增加。另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降息也意味着放贷利率下降,融资者的成本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