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强化精准聚才思维,组织和引导各类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在服务“三农”上出实招、在示范带动上做文章,写好田间地头论文,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专家“聚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在外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个旧市积极挖掘在外个旧籍人才资源,鼓励人才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回乡、智力反哺等方式支持家乡发展。个旧市主动加强与个旧籍专家朱有勇院士及云南农大专家团队合作,“红河州朱有勇院士工作站”获批认定。着力打造石漠化山区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2024年全市5223亩旱稻共计产量2700余吨,助推群众增收588.1万元;2025年全市将实施1万亩的旱地优质稻示范推广种植,进一步加大助农增收力度。2024年9月5日,全省旱地优质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个旧市召开,实现了从百亩示范点到千亩示范区的突破。
专家“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创新发展。个旧市聚焦全产业链乳制品发展,依托乍甸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积极落实引导企业柔性引进科研人才的机制,从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引进“科技副总”顾颖博士加入乍甸乳业。顾颖博士多方筹谋献计献策,为乍甸乳业积极争取了项目资金50万元《云乳营养风味提升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高科技农业项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送去“及时雨”。个旧乍甸乳业通过“科技副总”牵线搭桥,与南开大学王硕教授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2024年6月红河州王硕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建站。王硕专家团队将发挥人才资源、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乳品行业产学研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以科技助推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献能”,提供乡村振兴发展强支撑。个旧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用,下派一批由省、州、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牛产业科技特派团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指导,针对养殖场(户)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和适用技术的需求,将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基层,帮助养殖场(户)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同时积极组织牛冻精改良和养殖技术等培训,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和指导,为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特派团还将通过引进个体大、抗病力强等增收效益明显的优质种牛,改善饲料配方,提高养殖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牛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牛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个旧市牛产业科技特派团”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团,支持经费100万元。
截至目前,个旧市被省级认定的科技特派员共163人、三区人才1名,服务8个乡镇和街道、52个行政村、82个村小组、125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共推广新技术159项,转化运用科技成果57项,创建绿色品牌11个,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包括专利、著作)22项,实施科技E贷发放贷款3800万元支持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专家与农户直接“联姻”,农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工作局面。
个旧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