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劳模机长王敏浩:蓝天逐梦守初心 奋楫笃行担使命

  破晓时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晨雾还未散尽,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为繁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紧张。

  挺拔身影的手持电筒,光束在机翼与起落架间游走,如同光与影的协奏曲——这是东航云南公司"90后"机长王敏浩雷打不动的航前仪式。11年如一日,这位年轻党员机长用指尖的温度丈量着安全的高度,将"三个敬畏"镌刻在7653小时的安全飞行里程中。

  以“敬畏之心”筑牢安全底线

  王敏浩,中共党员,1991年出生,现任东航云南公司飞行部八分部团支部书记,全国青年文明号“凌云机组”副组长,荣获中国东航“劳动模范”、全国民航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东航“青春星工厂闪耀‘十四五’先进个人志愿之星”以及东航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驾驶舱不是模拟舱,每一个决策都肩负着生命的重量。”王敏浩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如此写道。

  自2014年加入东航,王敏浩在每次飞行任务中都全力以赴。起飞前,他不厌其烦地梳理航路,将可能出现的关键、难点问题铭记于心,并制定详尽的应对方案;在飞行准备阶段,他细心检查飞行计划,核对每一个数据,始终以“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践行标准操作程序。

  2018年,执行加尔各答夜航任务时,他敏锐地发现舱单重量偏差,迅速协调并修正配载,消除了潜在风险。2020年,面对旅客在机上吸烟的突发情况,他冷静应对、妥善安抚,展现了新时代机长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理能力。

  以“传帮带”播撒匠心火种

  作为年轻机长、理论教员以及“庄煜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王敏浩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积极参与模拟机教员手册的科目编写和教案制作,运用创新思维帮助年轻飞行员解决训练中的难题。

  教学过程中,王敏浩将特情处置的丰富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并根据每位学员的个性和基础,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员,他耐心辅导,从最基本的飞行原理、操作规范讲起,手把手地教,直到学员掌握为止;对于领悟能力较强的学员,则会引导他们深入研究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巧、特情处置方法等。

  同事曾问,“飞行任务已经如此繁重,为何还要额外付出?”王敏浩回答,“我热爱飞行、热衷于钻研飞行技术。通过这些工作,我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飞行技能,还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人!”

  以“凌云志”践行社会责任

  在驾驶舱外,王敏浩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他带领“凌云机组”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组织策划航空知识进校园活动十余次,用飞行故事点燃青少年的蓝天梦;在暑运、春运期间,航班量剧增,王敏浩总是率先承担更多的飞行任务;在重大任务前,他主动请缨执行国际航班任务,在“逆行”中彰显了青年党员的先锋精神。

  从青涩学员到劳模机长,王敏浩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航班生产、技术攻关和团队建设中,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搏击长空心向党”的蓝天篇章。

  王敏浩身上,正是劳模精神的时代注解——既有老一辈民航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的扎实作风,又彰显着新时代青年“敢闯敢试敢创新”的锐气。

  东航云南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