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9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小幅收跌。11月交割的基准合约收盘报4481林吉特/吨,日内下跌7林吉特,跌幅0.16%。尽管盘中曾试探阻力位,但市场整体呈现窄幅震荡格局,等待次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月度数据提供新方向。
行情背景与资金动向
当日市场波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压制:一是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走强0.31%,使得以林吉特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成本上升;二是投资者在关键数据公布前选择观望。技术面上,合约日线级别布林带中轨位于4556林吉特附近,而RSI(14)读数56.93显示市场暂未进入超买或超卖区间。MACD指标虽仍处于负值区间,但柱线收窄暗示下跌动能减弱。
知名机构技术分析师指出,棕榈油合约短期可能测试4506林吉特阻力位,若突破成功则有望进一步上探4568林吉特。这一观点与当前价格走势形成呼应,但突破与否需依赖基本面数据的配合。
基本面:库存压力与需求博弈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MPOB将于9月10日公布的8月库存数据。根据多家机构联合调查,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预计连续第六个月上升,主因产量增速持续超过出口复苏力度。尽管8月需求端出现回暖迹象,但供应压力仍是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位吉隆坡交易员表示:“今日棕榈油走势受到大连棕榈油期货震荡及林吉特走强的双重影响,市场在MPOB数据公布前缺乏明确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当日微涨0.51%,豆油合约持平,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小幅上涨0.12%。这种分化反映出全球植物油市场的复杂联动性。
外部市场:原油与生物燃料需求支撑
原油市场对棕榈油形成间接支撑。9月9日原油价格走高,因OPEC 增产决议低于市场预期,且对俄罗斯潜在新制裁可能加剧供应紧张的担忧持续存在。原油走强增强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吸引力,这一中长期逻辑仍为价格提供底层支撑。
然而,短期来看,汇率的波动更直接地影响了市场交易行为。林吉特的强势削弱了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尤其在与印尼棕榈油及南美豆油竞争时,价格敏感型买家可能转向更廉价的替代品。
机构观点:数据前瞻与策略倾向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MPOB数据将是决定下一步走势的关键。若库存增幅超预期,可能加剧价格回调压力;反之,若出口数据显著改善,则可能推动价格突破技术阻力位。
多家机构强调,尽管库存压力存在,但需求端的复苏迹象不容忽视——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在传统节日前的备货需求可能逐步释放。此外,原油市场的波动率上升也可能吸引部分投机资金重新关注棕榈油的生物燃料属性。
未来展望:短期谨慎与中长期潜力
当前市场处于“数据等待模式”,交易情绪趋于谨慎。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博弈可能持续至MPOB数据公布后。若价格能站稳4500林吉特关口,则有望打开上行空间;反之,若库存压力证实且林吉特维持强势,不排除回调至4400林吉特附近寻找支撑。
中长期来看,棕榈油价格仍受全球植物油供需格局、原油政策及主产国气候因素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东南亚产量周期变化及主要进口国的采购节奏,这些因素将是决定四季度行情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