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调整供需失衡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要比预期得更久。
此前不少声音认为2023年上半年将是存储市场的回暖之期,1月5日,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在一场在线会议中表示,就目前来看,存储市场并没有回温的情形。他预计供需失衡带来的部分存储产品的价格下跌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收窄。
受疫情和通胀的影响,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用于数据存储等的存储器自2022年下半年起迅速转为供应过剩。这导致2022年第三、第四季度旺季不旺,存储市场的动能出现减弱的态势。“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带来的‘宅家办公’的影响,目前已经购买了足够多甚至是过多的笔电和平板电脑产品,这将导致上述市场2023年在出货方面会呈现衰退。” 郭祚荣表示。
为了应对持续失衡的市场供需,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三星、美光等存储巨头纷纷宣布减产。2022年11月,三星宣布削减了其在越南的智能手机产量。2022年12月,美光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将存储芯片减产2成,公司预计,2023年公司内存DRAM供应量将同比下降,闪存NAND供应量同比增长10%以内。“(我们)正在经历过去13年里最为严重的供需失衡”,美国美光科技的首席执行官(CEO)桑乔伊·莫罗特亚在2022年12月21日的财报发布会上如此表示。此外,据日经中文网消息,日本存储器厂商铠侠于2022年10月启动了10年来的大规模减产。
据集邦咨询预测,2023年存储市场供过于求比例为7.1%,而这一数据在2021年的时候为1.7%。
不过与全球手机和笔电市场的低迷相比,汽车存储市场倒是“风景这边独好”。郭祚荣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汽车存储市场可以称得上是“领头羊”,表现较好。1月5日,乘联会发布中国市场预估销量, 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超71万辆,同比增长48%;仅Model Y一款车型,就已交付超45万辆,几乎追平特斯拉中国2021年48万辆的交付成绩。
调研机构Yole Developpement指出,汽车存储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市场的活跃以及车载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引入。随着功能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目前市场调整的进度,郭祚荣表示,预计由供需引起的部分存储产品的价格下跌将会在2023年第三至第四季度出现收敛,不过这还将取决于2023年上半年供应端的积极作为,如减产等。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