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港股与港股通税率的对比

纯港股 vs. 港股通分红税对比表

分类 纯港股(直接开户) 港股通 主要法规依据
个人投资者
H股(内地注册) 10%(企业预提税) 20%(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非居民企业税率10%); 港股通税收通知(个人所得税20%)
红筹股(境外注册) 10%(企业预提税,无额外个税) 最高28%(10%企业税 20%个税) 境外注册企业分红需缴10%预提税; 叠加港股通20%个税
香港本地股 免税(属地原则) 20%(个人所得税) 香港《税务条例》(股息免税)
企业投资者
H股 10%(预提税) 持股≥12个月 免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居民企业持股满12个月免税
红筹股 10%(预提税) 10%企业税 企业所得税(可抵免) 依据注册地税收协定

价差收益税收对比

投资渠道 价差收益(资本利得)税收政策 依据来源
纯港股(直接香港开户) 无需缴纳资本利得税:内地投资者需要征税,需要缴纳20%红利税。 香港实行“属地课税”原则,不征收股票买卖差价所得税(无论个人或机构)。 香港《税务条例》属地原则
港股通(互联互通机制) 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取得的价差收益,目前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财税〔2014〕81号等延续政策

总结与建议

维度 纯港股 港股通
价差税负 20%(资本利得税) 0%(暂免至2027年底)
潜在风险 现在已经暂停直接开港股通渠道 政策到期后可能恢复征税
操作成本 需香港开户、资金出境 直接人民币结算,便利性高
适合人群 长期持有、大额资金投资者 中短期交易、注重便利的散户

关键差异解析

税率差异根源:

纯港股:仅按香港或公司注册地税法征税(如红筹股10%预提税),且香港本地收入免税。

港股通:

红筹股面临双重征税:境外企业分红时扣10%预提税,境内结算再扣20%个税,综合税率28%。

H股仅收20%个税,但企业投资者可享持股满12个月免税优惠。

红筹股税负争议:

部分公司(如腾讯)已代缴10%预提税,港股通投资者仅需缴20%;但多数公司未代缴,导致实际税负达28%。

政策动态:

2024年5月,香港证监会提议减免港股通20%个税,以缩小与纯港股税差,但尚未落地。

官方数据来源

内地法规:

《关于沪/深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1号/财税〔2016〕127号)。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非居民企业税率10%;居民企业免税条件)。

香港法规:

《税务条例》(第112章):明确股息及资本利得免税的属地原则。

《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2006):限定股息预提税率为5%或10%。

投资者建议:

若长期持有高分红H股,优先选择港股通(企业免税);

若投资红筹股或香港本地股,纯港股账户税负更低(10%或免税)。

关注政策动向,港股通个税若下调将显著提升收益。

实务建议:

短期交易者:优先选择港股通,享受暂免个税且无需处理资金跨境;

长期投资者:若持有高分红股票(如H股),港股通企业账户可享持股满12个月股息免税;

大额资金:纯港股账户规避未来政策风险,但需关注CRS信息交换动向。

政策动态提示:2024年5月香港证监会提议减免港股通20%股息税(尚未落地),若实施将显著缩小两类渠道的税差。建议持续关注财政部或港交所公告。

名词解释: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总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预提所得税:

是对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取得的特定所得进行预先扣缴的税种

红筹股:

是指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如香港)注册成立,并由内地政府机构控制的公司。它们通常在香港上市,反映在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中。红筹股之所以被称为“红筹股”,主要是因为它们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而中国的国旗主色是红色,象征着吉祥和繁荣。此外,红筹股结构通常涉及在开曼、百慕大等地设立离岸公司,以实现境外控股。

根据最新的税收政策规定,纯港股(直接在香港开户投资)和港股通(通过内地香港互联互通机制投资)在价差收益(即买卖股票产生的资本利得)的税收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