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加剧,令不少投资者仿佛置身“过山车”,情绪备受考验。在震荡行情中,以稳健著称的红利资产再度脱颖而出,成为资金寻求避险的避风港。
震荡市下,红利资产成了“避风港”
近期A股、港股均出现高位调整,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逆势活跃,农业银行于近日创下新高。在市场回调整固期,资金开始流向红利等防御型资产成为共识,10月9日至10月17日期间,中证红利指数
涨2.48%,同期沪深300
指数跌2.73%;港股方面,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同期涨3.56%,恒生指数
跌5.90%。
低利率背景下红利资产价值凸显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是资金看好红利板块的另外一个因素。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仍保留了本月降息的可能性,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行动,而在9月美联储已经降息 25 个基点。国内方面,自2025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利率维持1.6%—1.9%低位运行,红利板块的超额收益跟国债利率呈现负相关性,截至10月17日,中证红利
指数股息率为4.42%,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为6.08%,当前十年期国债利率已达到2002年以来的谷底,红利资产的空间正在打开。
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加码红利资产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五大保险机构在半年报中普遍表示,将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股票配置余额达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当前市场环境下,安全边际较高、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资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此外,政策面也形成有力支撑。新“国九条”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约束机制,这些举措与红利低波策略的底层逻辑高度契合——即聚焦企业盈利质量与分红的可持续性。在监管导向的推动下,红利低波策略所覆盖的成分股有望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进一步夯实该策略的长期基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助红利ETF一键布局低估值、稳定分红的优质资产,是一种高效且省心的投资方式:
A股红利ETF:如红利ETF(515180)、红利低波动ETF(563020)、红利价值ETF(563700),聚焦盈利稳健、分红记录良好的蓝筹公司,适合看好A股核心资产、重视现金回报的投资者。
港股红利ETF:如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高股息选择。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更低,股息率更具吸引力,行业覆盖也更为广泛——除传统高股息板块如银行、能源外,还纳入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定、分红可持续的领域,有助于实现跨市场、多元化配置。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基金投资需注意流动性、费率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