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香港新加坡正朝着巩固其亚洲加密货币中心地位迈出新的一步,提议对持有持牌稳定币和数字资产的机构放宽银行要求。
周一,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表了介绍 CRP-1 的咨询文件, 一份新的监管政策手册,规定了如何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标准对加密货币进行分类。
该提案一旦最终通过,将允许银行将获得许可的稳定币视为低风险资产,从而降低目前国际银行规则所适用的资本要求。
最新热门加密钱包优惠 赞助 披露 我们有时会在内容中使用联盟链接,点击这些链接时,我们可能会收取佣金,但不会向您收取额外费用。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条款和条件以及隐私政策。
该框架反映了香港新出台的稳定币条例,只有获得许可的发行人才被允许经营。
符合这些标准的稳定币可以保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从而减少监管负担,而风险较高的资产将继续面临更严厉的监管。
咨询期将持续到 2025 年 11 月 7 日,预计规则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生效。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此举可能会降低合规成本,鼓励代币化产品的创新并赋予银行更大的自由参与快速增长的稳定币市场。
为了清晰起见,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加密货币分为两类。
这种双层体系与严格的巴塞尔标准略有不同,但与香港的平衡创新策略并具有风险控制能力。
金管局的此举正值全球监管机构加强对稳定币监管之际。
然而,香港试图通过将严格的许可与鼓励机构采用的政策相结合,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数字金融的门户。
只有一个预计将批准少量稳定币许可证最初,尽管已经收到 77 份申请。
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针对交易平台的新托管标准一起,这些变化表明了政府在吸引国际参与者的同时确保金融体系弹性的协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