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市场,抹茶交易所(MEXC)曾以“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自居,凭借较低的上线门槛、多样的币种选择和活跃的社区氛围,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资者,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和监管趋严,抹茶交易所频繁被曝上线“空气币”“传销币”,成为“割韭菜”的重灾区,这些项目方与交易所联手,通过虚假宣传、拉盘出货、技术操纵等手段,将散户投资者推向亏损的深渊,本文将揭开抹茶交易所“割韭菜”币的运作套路,剖析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为投资者敲响警钟。
抹茶交易所的部分“上币项目”并非经过严格审核,而是与项目方存在利益分成关系,项目方通过支付高额“上币费”或承诺交易所团队“代币分红”,获得快速上线机会,由于交易所对项目方的背景、技术实力、落地场景缺乏尽职调查,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完全依赖项目方单方面宣传,极易被“画大饼”式话术误导,某“元宇宙社交币”在抹茶上线时,宣称已与多家科技公司达成合作,但经查证,所谓合作仅为PPT虚构,实为一场纯资金盘骗局。
为吸引眼球,“抹茶系”割韭菜币擅长包装“新概念”,如“元宇宙”“AI算力”“Web3.0”“碳中和”等,但这些概念往往与项目实际价值脱节,2023年某“AI挖矿币”在抹茶上线后,通过KOL直播、社群喊单等方式,宣称“利用AI技术实现无风险挖矿”,吸引大量散户追高,项目并无核心技术,代币发行完全由团队控制,上线后短短一周内,团队通过“砸盘”套现超2亿元,导致币价暴跌99%,投资者血本无归。

割韭菜币在抹交易所的上线过程往往遵循“三步收割”套路:
在割韭菜币的收割链条中,抹茶交易所并非“中立平台”,而是深度参与利益分配的关键一方。

尽管割韭菜币的套路层出不穷,但并非无法识别,投资者可从以下角度规避风险:
正规项目通常会发布详细白皮书,明确技术架构、团队背景、资金用途和路线图,对于抹茶交易所上线的“无名项目”,可通过GitHub代码库、团队社交媒体账号、链上交易数据等交叉验证,警惕“白皮书抄袭”“团队匿名”等情况。

任何承诺“稳赚不赔”“月收益10倍”的项目都是骗局,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极大,高杠杆炒作会放大风险,一旦币价回调,投资者可能被强制平仓,血本无归,2023年某“ meme币”在抹茶上线后,通过杠杆资金拉盘,吸引散户“梭哈”,随后币价闪崩,超千名投资者爆仓。
抹茶交易所虽在部分国家持有牌照,但其多次因“上币不审”“操纵市场”被用户投诉,投资者可参考权威评级(如CoinMarketCap、CoinGecko)和社区反馈,选择透明度高、风控严格的交易所,避免将资产集中在风险平台。
通过链上浏览器(如Etherscan、BscScan)可查看代币的持币地址分布、交易量和资金流向,若代币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址(如前10大地址占比超80%),或近期出现大量异常转账(如频繁转入交易所地址),大概率是项目方在准备出货。
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背后,隐藏着无数“割韭菜”陷阱,抹茶交易所作为部分项目的“帮凶”,其纵容甚至参与收割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更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唯有擦亮双眼,拒绝盲目跟风,用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武装自己,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生存,在加密货币领域,没有“暴富捷径”,只有“认知变现”——远离那些承诺“一夜暴富”的币种,才是对自己财富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