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西南部,亚得里亚东岸,有一个被称为“黑山共和国”(简称黑山)的国家,这里以其绵长的海岸线、中世纪古城和“欧洲最干净空气”的美誉闻名于世,近年来,这个面积仅1.3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3万的小国,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姿态走进全球科技视野——它正积极拥抱以太坊,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经济转型与数字化升级,成为欧洲大陆一颗冉冉升起的“数字绿洲”。
黑山对以太坊的青睐,并非偶然,作为全球第二大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以其智能合约功能、去中心化应用(DApps)生态和强大的开发者社区,成为各国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理想选择,对于黑山而言,选择以太坊背后有三重战略考量:
经济多元化需求
黑山经济长期以来依赖旅游业和建筑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易受外部环境冲击,2020年新冠疫情重创其旅游业,GDP跌幅超过15%,凸显了经济脆弱性,以太坊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为黑山提供了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的机会,例如通过发行数字货币吸引外资、利用智能合约简化跨境贸易、打造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激活本地资本流动。

欧洲一体化与数字化浪潮
作为欧盟候选国,黑山亟需跟上欧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欧盟“数字十年”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数字技能普及、数字公共服务全覆盖和数字化企业占比大幅提升的目标,以太坊作为欧洲重点发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与黑山的欧洲化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引入以太坊,黑山不仅能提升本国数字化水平,还能在欧盟未来数字政策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自然资源与“绿色挖矿”探索
黑山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电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区块链挖矿提供了天然优势,尽管以太坊已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能耗大幅降低,但黑山仍计划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区块链数据中心,吸引欧洲乃至全球的区块链项目落户,打造“绿色区块链”示范区。
近年来,黑山政府已推出多项举措,将以太坊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数字货币试点与国家稳定币计划
2022年,黑山央行与以太坊开发公司合作,启动了基于以太坊的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探索发行国家数字货币(CBDC),通过与以太坊兼容的智能合约,黑山希望实现跨境支付的即时结算,降低对传统金融系统的依赖,并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渠道。
区块链产业园与监管沙盒
黑山政府在首都波德戈里察和海滨城市巴尔规划了区块链产业园,为以太坊相关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一站式注册和研发补贴,黑山推出了“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在可控环境中测试区块链应用,例如数字身份认证、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土地登记等,降低创新风险。
旅游与文化遗产的“以太坊 ”融合
作为旅游大国,黑山正尝试利用以太坊NFT(非同质化代币)技术,将中世纪古城、科托尔湾等文化遗产数字化,游客可通过购买NFT“数字门票”获得专属文化体验,部分历史建筑甚至将以NFT形式进行有限拍卖,收益用于文物保护,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旅游吸引力,也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黑山在以太坊之路上展现出雄心,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与人才短板
黑山本土区块链技术人才匮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依赖外部技术支持,为此,黑山已与欧洲多所高校合作开设区块链课程,并计划通过“数字游民签证”吸引全球区块链开发者定居。
监管与合规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冲突,黑山需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例如制定清晰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防止洗钱、逃税等违法行为。
国际竞争与合作
在全球区块链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黑山需加强与欧盟、塞尔维亚等邻国的合作,避免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参与欧盟“数字欧元”项目,或与塞尔维亚共建跨境区块链支付网络,扩大区域影响力。
黑山与以太坊的结合,是小国拥抱数字化浪潮的一次勇敢尝试,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更折射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秩序中的潜力——无论国家大小,都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黑山或许真的能从“欧洲的数字绿洲”蜕变为“区块链的欧洲枢纽”,为世界提供小国大梦想的鲜活样本,正如黑山谚语所说:“山再高,攀登者总能到达顶峰。”在以太坊的赋能下,这个亚得里亚海畔的小国,正朝着数字化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