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以太坊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加密货币,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承载着无数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运行,在这座宏伟的数字大厦背后,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与一个名为BerkeleyDB的数据库技术紧密相连,它曾是支撑以太坊早期运行的基石,如今却已功成身退,成为一段被“弃用”的往事,本文将探讨以太坊与BerkeleyDB的这段不解之缘。
以太坊在2015年正式上线之初,其客户端软件Geth(Go-Ethereum)和Mist钱包都选择使用BerkeleyDB作为其默认的数据库后端,这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技术选型。
BerkeleyDB(简称BDB)是一款历史悠久、性能卓越的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MySQL、PostgreSQL这类需要独立运行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数据库不同,BDB是“嵌入式的”,它可以直接作为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运行,无需额外的进程和网络通信,这对于以太坊客户端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在以太坊的创世阶段,BerkeleyDB默默承担起了存储世界状态、交易历史和区块数据的重任,为这个新兴网络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随着以太坊网络的飞速发展,其用户数量、交易频率和智能合约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BerkeleyDB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最终导致了它与以太坊的“分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太坊社区开始探索新的数据库方案,Google开源的LevelDB进入了开发者的视野,并逐渐取代了BerkeleyDB。

从Geth客户端的v1.4版本开始,LevelDB被引入并最终成为默认的数据库后端,这次迁徙带来了显著的好处:
这次数据库的更迭,是以太坊技术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以太坊从一个探索性的项目,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可扩展和工程化的全球性基础设施。
回顾以太坊与BerkeleyDB的这段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替换,更是一个庞大生态系统自我迭代、不断优化的缩影,BerkeleyDB以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在以太坊最脆弱、最关键的早期阶段,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基石角色,它为以太坊的“童年”提供了安全的港湾。
虽然今天它已不再是以太坊的首选,但它的贡献功不可没,它证明了在区块链的黎明时期,成熟可靠的嵌入式数据库技术是支撑一个去中心化网络从0到1的关键力量,而以太坊果断地“弃用”旧技术,拥抱更优的解决方案,也展现了其社区追求极致效率和可扩展性的决心。
当人们谈论以太坊的扩容方案、分片技术或虚拟机升级时,很少有人会再提起BerkeleyDB,但这正是技术进步的常态——那些曾经的基石,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悄然隐去,将舞台让给更强大的继任者,支撑着整个生态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